• 主页 > 知识问答
  • 健身成瘾者的日常:痛并快乐着的练腿日与疫情封锁下的运动渴望

    对于他们来说,腿部训练日并不是一种痛苦的折磨,而是日常生活中的一种激情和需要,以便在完成之后,他们会不顾自身安危全身心投入到下一个计划中。另一方面,疫情封锁的日子也足以让健身爱好者体验“不运动的痛苦”。

    运动成瘾与其他成瘾类似。训练者着迷于运动所带来的强烈愉悦感和显着效果。根据程度的不同,可分为积极性运动成瘾和消极性运动成瘾。

    积极的运动成瘾可以创造规律的健康生活方式、身体自信和新的社交圈。相反,被动成瘾会导致受伤、体重极度减轻以及与饮食失调相关的健康问题。

    运动成瘾并不常见,但它正变得越来越普遍。

    一项研究分析(Marques et al., 2019)显示,经常锻炼的人的运动成瘾率为 3-7%,运动员的运动成瘾率为 6-9%,但后者估计高达 17%;健身爱好者的运动成瘾率约为6.8%,但多项实验结果表明,健身爱好者时间越长,健身成瘾的几率就会显着增加。

    智能设备和在线健身也在无形中加剧健身成瘾。研究表明,使用心率监测器、追踪手环等健身智能设备的用户,运动成瘾率较高。智能将运动数字化的同时,也加入了挑战和比较的元素,刺激用户更频繁、更勤奋地训练。

    加拿大成瘾研究人员加博·马特(Gabor Mate)表示,成瘾是对情绪痛苦的反应。健身成瘾是现在年轻人工作压力之外的一种心理释放。战绳、实心球、拳击等训练意识较强的团体课一直是最受欢迎的团体课。对于年轻人来说,更多的是一种情感的宣泄。

    从外界看来,互联网不乏身体焦虑。网络上普遍宣扬的完美身材,包括女人锁骨上放硬币、bm女孩、男人麒麟臂,都在不断提高对身材的要求。健身成为了弥补身体缺陷的首选。然而,不合理的健身计划往往会导致过度训练和饮食失调。

    如今,健身成瘾更多地被视为饮食失调的补偿症状。学者Mia的研究团队(2017b)发现,39-48%的饮食失调患者同时患有健身成瘾。

    在健身成瘾者中,61.3%的人即使受伤仍继续训练,16.1%的人还患有饮食失调症。这个比例是普通健美运动员的八倍。

    面对健身,当前的健身爱好者应该成为训练计划的主人,将健身控制在主动健身成瘾的范围内,通过自律和高度执行力不断提高健康生活质量。

    运动上瘾症_运动为什么上瘾_健身房运动上瘾

    让健身成为走出低谷的助力,而不是崩溃边缘的最后一根稻草。

    健身瘾,健身爱好者的自律勋章

    健身爱好者肯定都有对健身又爱又恨的时候。

    健身是一个“自虐”的过程。蹲腿酸痛、饮食控制、频繁训练,无疑是对懒惰的考验。在健身的过程中,要求爱好者用自己的毅力,克服不舍和困难,完成自己定制的训练计划,完成超级组深蹲的最后一个动作,最后等待疼痛发酵。

    但健身的另一面是破坏和重塑的过程。从肌肉的破坏、撕裂、愈合和强化,到一个人的身体改造,对于有规律运动生活的健身爱好者来说,无法运动会带来很大的心理困扰。疼痛。

    “健身是痛苦的,不运动更痛苦”似乎已经成为一些健身爱好者的现状,其中有的人可能已经不自觉地对健身“上瘾”了。

    运动成瘾不再是一个新名词。它与其他成瘾类似。本质上是对事物带来的强烈快感的依赖。运动成瘾又称运动成瘾、强迫运动,是一种强迫性运动的自我状态。

    常见的表现包括:

    为了运动而运动,为了打卡而运动;

    运动完全优先于其他事情;

    无法接受“运动”在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小;

    运动为什么上瘾_运动上瘾症_健身房运动上瘾

    如果锻炼计划被打乱,可能会出现焦虑、内疚、失眠等不适症状(戒断反应);

    出现过度训练后,仍选择原来的强度;

    即使你受伤或生病了,你也不能停止锻炼。

    运动成瘾虽然不常见,但正变得越来越普遍。

    健身是一种运动,健身爱好者中也出现健身成瘾现象。对577名健身爱好者的健身成瘾调查(Mia等,2017)显示,6.8%的健身爱好者有很高的概率对健身成瘾。研究还表明,上瘾的健身爱好者还会增加每周的锻炼时间。例如,80.6% 的成瘾高风险人群每周锻炼 8 小时或以上,而低成瘾风险人群的这一比例为 35.3%。

    ■高概率健身成瘾者与低概率健身成瘾者特征比较(Mia et al., 2017)

    但与其他成瘾不同的是,健身成瘾更像是一种对自律生活和自我要求的反馈。放弃偏执,健身瘾也可以是积极的瘾。

    健身上瘾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需要长期的兴趣培养和较高的执行能力。无论是出于身体管理、体重维持还是社交拓展的目的,健身成瘾都需要更加规律的生活。爱好者可以获得生理反馈来改善体能和体型,也可以获得心理反馈来增强信心、减少焦虑。

    相反,健身成瘾的消极性更受到大众的诟病。消极健身成瘾 国语强调健身的自律和约束,最终导致为了健身而健身,对身心产生负面影响。最明显的是健身、饮食和心理之间的联系。

    例如,在可能沉迷健身的人中,61.3%即使受伤也会继续训练,16.1%也是饮食失调患者。这个比例是普通健美运动员的八倍。

    可以预见的是,他们很容易处于身心疲惫的状态下进行锻炼。当效果不理想时,副作用就会更加明显,逐渐形成恶性循环。

    健身=甜点,当代人的痛苦安慰剂

    健身虽然痛苦,但结果却足以让人上瘾。就像巧克力一样,一小块就能暂时缓解焦虑。这种短暂的快乐,逐渐成为当代年轻人生活中的安慰剂。

    每个农民工都是情绪化工作,就像银行柜员一样。无论他多么不开心,他都必须微笑着迎接下一个顾客。无论台前还是幕后,此刻都要学会“假装高兴”和“保持冷静”。工作中,情绪的压抑和积累需要一个地方来释放——健身,成了唯一的选择。

    以Kun(2021)为首的匈牙利学者在对1790名长期健身房使用者进行调查后,首次证明具有较多运动成瘾特征的使用者具有较高的心理压力水平,同时也揭示了情绪调节在心理压力和运动中的作用。成瘾中的重要性。这一特点对于男性健美运动员尤为明显,而女性在情绪调节不当时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和饮食失调。

    节奏感强、强度大、冲击力强、爆发力强的爆发式高强度团体课,成为健身爱好者的情绪释放营。战绳的抽打、健身球的砸击、快速的出拳,都可以是情绪的宣泄释放,同时也给训练带来了兴奋感。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体能下降的年轻人更喜欢高强度、强训练的健身课程,将团课场地变成了修罗场。

    身体焦虑是网络上人们绕不开的话题。无论是40厘米的麒麟臂还是A4腰,每一个与身体相关的热点都会影响身体焦虑。这也带来了一系列不科学的健身减肥方案,以及负面后果——对脂肪零容忍、身材缺陷、或者健身成瘾。

    健身是针对身体缺陷的精准治疗,可以精准刺激指定肌肉群。带来的结果也是肉眼可见的肌肉量增加和明显的肌肉分布,这是直观的视觉冲击。与普拉提等刺激性和舒缓性的运动相比,这也使得训练者更容易对健身运动上瘾。

    然而,无论参加普拉提还是健身,健身爱好者一致表示,运动成瘾或多或少与体貌焦虑有关。有趣的是,运动成瘾与年龄或性别无关(Kara、Kara & Dönmez,2021)。

    运动成瘾也被发现与自恋人格有关。一项对 2629 名参与者的调查(Zeigler-Hill 等,2021)表明,自恋人格特征的各个方面都与运动成瘾呈正相关。

    这并不是一个难以言说的事实。毕竟,健身爱好者对自己的健身和饮食要求更加严格。他们是健身完美主义者,是一群懂得欣赏自己的群体。

    适度健身是健身的全民通行证

    运动上瘾症_运动为什么上瘾_健身房运动上瘾

    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社交媒体上,对完美身材和健康生活方式的“极致追求”正在加剧当今年轻人的生活焦虑。身体焦虑是其中最大的一个,此外还有运动成瘾和饮食失调,这些都是健身行业日益常见的问题。

    尽管运动成瘾尚未被学术界认定为一种独立的精神障碍,但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中将其列为神经性贪食症的一种代偿行为。足以证明,运动成瘾和厌食症同时出现的情况并不少见。

    2021 年对 140 名健身运动员的调查(Dell'Arte & Lenzo)发现,健身成瘾率高达 13%。这是因为随着运动耐力的增加,他们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健身和更大的运动量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但其中,67%的运动员有饮食失调的症状,甚至有6%的人有更严重的饮食失调。

    对于非专业人士,尤其是对身体要求较高的健身爱好者来说,如果训练过度,对训练强度不满意,就会更加严格地控制饮食和热量摄入,让身体更难储备能量。及时康复会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厌食症和其他精神疾病。

    调节负面健身成瘾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完成:

    根据个人经验而不是数字设定合理且可实现的目标,并感觉训练≠700卡路里/小时;

    结合其他舒缓的健身计划,如瑜伽、冥想和步行;

    发展其他技能来转移注意力和焦点,例如跳舞,以减轻训练压力;

    如果并发厌食,建议寻求专业康复机构进行调整。

    运动成瘾不仅仅限于健身。随着健康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竞技运动开始普及,职业运动员的担忧逐渐成为运动爱好者的问题。运动成瘾和厌食症虽然不是常见症状,但却正在悄然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

    对于现代城市健身从业者来说,健身应该是一项释放身心的活动。在积极的反馈中控制健身成瘾无疑会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

    亚当斯,J.(2009)。了解运动依赖性。当代心理治疗杂志,39(4), 231–240。

    Dell'Arte S. 和 Lenzo V. (2021) 人格、运动成瘾和正畸:一项研究贡献。临床与发展心理学杂志:3(2), 2021, 63-83。

    Jennifer K.(2021) 运动成瘾:迹象、原因和治疗。恢复村。可以在:

    Kun,B.、Urbán,R.、Szabo,A.、Magi,A.、Eisinger,A. & Demetrovics,Z.(2021)。情绪失调介导运动成瘾的心理困扰症状与饮食失调之间的关系:健身中心用户的大规模调查。运动、锻炼和表现心理学。 doi:10,1037/spy0000274

    Mia L.、Bolette E.、Simone H.、Nina H. (2017a) 健身中心的运动成瘾是一种社会接受的行为吗?成瘾行为代表 2017 年 12 月; 6:102-105。在线发布 doi: 10.1016/j .abrep.2017.09.002

    Mia L.、Cecilie H.、Bolette E.、Freja T. 和 Simone H. (2017b) 强迫性运动:面临的联系、风险和挑战。心理研究行为管理。 2017年; 10:85-95。在线发布。号码:10.2147/PRBM.S113093

    N. Şeyma Kara、Mehmet Kara、Ahmet Dönmez (2021)。社交外表焦虑与运动成瘾之间的相关性。巴基斯坦医学与健康科学杂志。可以在:

    Zeigler-Hill V、Besser A、Gabay M、Young G. (2021) 自恋与运动成瘾:运动相关动机的中介作用。国际环境研究和公共卫生杂志。 2021 年; 18(8):4243。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作者:郑毅,36氪经授权发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you-sha.com/html/tiyuwenda/9237.html

    加载中~

    相关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