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A组(大学生组),冠军同济大学李一平摄
男子B组(超级组),东华大学逆袭获得亚军。程超 摄
女子A组(学院组),工程技术大学首届冠军李一萍摄
女子B组(超级组),上半身大学再次获胜。程超 摄
11月28日,随着最后一组冠军——男子B组(超级组)的诞生,2024年上海市学生运动会足球比赛(大学生组)暨上海大学生足球联赛正式落下帷幕。近两个月来,在上海校园足球联赛等单位的组织筹备下,70支上海高校球队向四类冠军发起了进攻。
与往届上海大学生足球联赛不同的是,今年的赛事被纳入上海学生运动会。
后者每四年举办一届,旨在继续深化体教融合,进一步推动本市学校体育改革发展,进一步发挥赛事对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促进作用。 ,助力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
【男子A组】
百年同济弘扬体育精神
本报记者 李一平
11月26日,男子A组(校园组)最后一轮,同济大学以2-1击败上海交通大学,夺得联赛男子A组冠军。上海商学院获得第三名。
虽然最终如愿夺冠,但同济大学队在决赛中其实过得并不轻松。交大球员在落后的情况下进攻依然十分凶猛,一度有扳平比分的希望。 “下半场比赛很紧张,但我对我们的球员有信心。”同济大学队助理教练王继兵对球员整场比赛的表现给予了认可。 “无论我们领先还是落后,我们都要求队员保持必胜的信心。”这种底气不仅来自于同济大学队日常的训练积累,也是同济大学深厚足球文化的体现。
百年同济,百年足球。 1912年,同济大学组建了第一支足球队,标志着同济大学足球运动的正式开始。此后,足球队不断发展壮大,1914年学校已有两支足球队。随着时间的推移,同济大学的足球氛围越来越浓厚。
在同济大学旧相册中,一张照片让同济大学体育系党委书记、国际足球学院院长李瑞杰印象深刻。这是100多年前同济大学第一支足球队队员们的合影。那时的上海,相机很少,拍照对于普通人来说更是一件奢侈的事。但当时的同济大学将镜头聚焦在足球队上,体现了学校对人的全面培养和发展的最高推崇和价值追求,足以说明学校对体育教育的重视。
健康的精神必须体现健康的身体,只有健康的身体才能阐明深刻的学术原理。这是张忠苏担任同济大学校长时常说的一句话。也充分说明了运动、精神、学习之间的关系。在李瑞杰看来,现在的学生是幸福的。他们有机会从事自己喜欢的运动,并与志同道合的人一起为同一目标而奋斗。同济大学夺得联赛男子A组冠军的当晚,同济大学校园联赛也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接触和参与足球运动,感受同济百年遗产。足球文化,感受“同舟共济、自强不息”的同济精神。
【男子B组】
亚军的逆袭同样精彩
本报记者 程超
男子B组(超级组),经过五轮角逐,上海体育大学获得冠军,东华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分别排名第二和第三。
直到东华大学与华东师范大学的比赛结束后才决出该类别的冠军。赛前,华东师范大学一度将夺冠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他们距离积分榜榜首的上海体育大学仅差2分。然而,在这场关键之战中,华东师范大学以0-1不敌东华大学,错失了夺冠的机会。东华大学的尚志荣攻入全场唯一进球,为球队赢得了宝贵的亚军荣誉。
四年前,尚志荣从浙江杭州来到上海读书,每年都参加校园足球系列赛。 “能够在场上打进关键进球,帮助球队获得来之不易的亚军,我想这是对大学四年最好的鼓励和证明。”尚志荣说,“东华是一支基础很好的球队,虽然我们现阶段在人员方面有很多困难,但我们可以在每四年一次的学生运动会的舞台上进行一场告别赛。我们有一群人陪伴。”我们都是好兄弟,朝着共同的目标努力奔跑,这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
尽管手握亚军奖杯,尚志荣却难掩眼中的不甘和微微的失望。 “青春总是有遗憾的。”萧尚用略显“成熟”的语气说道,言语中却透着超越年龄的成熟和豁达。
对于东华大学男足主教练马杰来说,自1997年加盟东华大学以来,他经历了球队近20年的风风雨雨,见证了校园足球联赛的演变。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目前,东华大学正经历一个低谷期——已停止招收高水平足球生。马杰坦言:“现阶段我们面临着一个困难时期,但很多学校都面临着类似的情况。我一直向队员们灌输的就是要认真对待,真正打好每一场比赛,总体来说,他们做到了。”
【女子A组】
工程冠军不辜负他的热爱
本报记者 李一平
11月19日,女子A组(校园组)比赛在上海应用技术学院闵行校区落下帷幕。决赛中,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以3-1战胜复旦大学获得冠军,上海体育大学获得季军。
去年上海大学生足球联赛中,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打进女子A组决赛,可惜常规时间1-1战平同济大学。最终点球大战落败,获得联赛第二名。在今年的比赛中,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发挥神勇,一路过关斩将获得冠军。决赛中,面对上半年杯赛冠军复旦大学队,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女队员奋勇拼搏,最终夺得了学校首座上海大学生足球联赛女子甲组冠军奖杯。
目前,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女子A组每周训练两次。这次集训时间在参赛球队中并不算很长,但对于队内的女足队员来说,爱情却是一种有效的“涅槃”。 ”。前队长、现大四的张玉玲表示,虽然固定训练时间不长,但队员们都会偷偷地自己“开小灶”。“我们很多队员都会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去上海参加业余足球比赛,锻炼球技。”
在上海,有一支相当有名的女子足球队——上海阿丽塔青年女子足球队,这支球队的创始人之一就是来自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的。张玉玲本人也会利用业余时间以阿丽塔成员的身份参加很多业余比赛。在学长们的支持下,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女子A组队日常以比赛代替训练,水平得到了很好的提升。
夺冠一直是球迷们最渴望的荣誉,但对于张玉玲和队友来说,夺冠只是最终的结果,过程才是最重要的。 “我们不是以冠军为目标,而是希望享受每一场比赛,和朋友们一起打比赛是我们心里最快乐、最重要的事情。”
【女子B组】
期待校园女足盛开
本报记者 程超
在最早结束的女子B组(超级组)中,上海体育大学再次夺冠,同济大学获得亚军,东华大学排名第三。
上海体育大学女足是足球大联盟中的“大魔王”。他们连续多年获得该组别的冠军。今年,她们以全胜战绩击败同济女足,卫冕也就不足为奇了。
上海申花和上海海港——上海有两支中超球队,都有争夺冠军的能力。事实上,申花与海港之间的“较量”一直是中国足球联赛女超组的主旋律。
2019年,申花俱乐部与上海体育大学签署合作共建协议,申花上等女足应运而生。两年后,海港俱乐部与同济大学携手组建上海海港同济大学女子足球队。职业俱乐部与高校的双向奔袭,推动了女子校园足球水平的快速提升。如今,两队在女子A、女子B的比赛中展现出了强大的竞争力。近年来,在足球甲级联赛系列赛中,冠军悬念与本赛季的中超联赛一样。 “红蓝”对决不到最后一刻才分出胜负。执教上海体育学院女足14年的主教练叶志静表示:“我们与同济大学有着良性的竞争关系,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上海体育学院女足的整体水平。女子足球队。”
值得注意的是,在不久前结束的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大学生女子高级别超级锦标赛中,上海体育大学和同济大学分别获得亚军和季军,来自上海的两支球队站上前三领奖台。
两朵花开了,每枝上一朵。现在上体和同济女足已经走上了正确的道路。不过,深耕校园足球的叶志静认为,上海女足有着优良的传统。足球大联盟女超联赛需要更多球队积极参与。开满鲜花的花园,才是女子校园足球的最佳方式。
受多重因素限制,除足球大联盟女超联赛中的老牌强队外,其他高校球队都在发生变化。 “我呼吁更多的大学逐步建立女子足球队,校园足球需要蓬勃发展。”叶志静说道。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you-sha.com/html/tiyuwenda/9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