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现代足球已经走过了150年的风风雨雨,这也是梅州足球的辉煌时代。从一代球王李惠堂到一县六支国家队,再到足球故乡足球的蓬勃发展,150年的足球发展轨迹,展现了梅州足球不忘初心、不忘初心的血脉。代代相传。不来梅州,没有足球!
改造后的梅州市东角场
1873年,现代足球传入梅州五华场埠镇元坑。
1927年,张作金、侯景超、林立奇、郑希贤等10名梅县工人组建了“工人足球队”。 1929年改名为“强民足球队”; 1934年秋,更名为“强民体育会”,标志着梅州足球队的开始。运动走向社会。
1936年,梅县足球队获得广东省运动会足球冠军。
1956年,国家体委根据梅县悠久的足球历史和发展状况,授予梅县“足球之乡”称号。
1964年,国家体委确定梅县为全国10个足球发展重点县之一。
1979年,梅州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16个足球重点地区之一。
从1951年到1987年的37年间,梅县足球队(含女足)共参加地区、省、中南区、全国比赛113次,夺得冠军56次,亚军30次,亚军9次。获得第三名,7次获得第三名。
1984年,中国男足主教练曾学林带领中国队在尼赫鲁金杯赛上以1-0战胜阿根廷队,获得当年亚洲杯亚军。曾学林和球员池明华、杨宁都是梅州人。
1989年,高丰文带领国足打进世界杯预选赛。谢育新、吴文兵、郭宜军、张晓文均为梅州市兴宁县人。
2004年,梅县被广东省体育局授予“广东省足球之乡”称号。
2010年,梅州市人民政府印发了《梅州市振兴“足球之乡”十年规划》,进一步帮助足球得到了梅州群众的认可和喜爱,重塑了梅州“足球之乡”的形象。足球。”
2013年,梅州职业体育俱乐部实现突破,成立梅县客家、梅州客家两家职业足球俱乐部,并参加当年的中国职业足球乙级联赛。
2013年,梅州市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推广城市梅州·足球之乡”。
2015年,梅州客家以总比分6-1击败南京钱宝,成功晋级甲级联赛。 2016年,梅州被广东省体育局命名为广东省足球试点城市。
2019一带一路参赛队伍参加校园活动
2017年,梅州五华县横陂镇体育休闲特色小镇(足球小镇)入选全国首批96个体育休闲特色小镇试点。
2018年,梅州被中国足协授予全国15个新的中国足协国青训练中心之一。
2019年荣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颁发的全国城市社区足球场试点城市,并入选全国推进社会足球场设施建设重点城市。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1年,梅州五华入选国家体育总局公布的第一批101个全国县域足球典型名额。
2021年12月22日,梅州客家队主场1-1战平江苏昆山,成功晋级中超,成为全国唯一一支县级男子中超球队。梅州职业足球实现了从“两联赛一联赛”到“一联赛一联赛”到“一市两联赛”的历史性跨越。
谢育新指导青训
2022年,国家体育总局发文,确定梅州为“十四五”第二批国家足球发展重点城市。
2023年,她们在广东省女足锦标赛中获得U10和U11冠军。梅州U14男足、U15男足代表广东参加2023年中国足协青年锦标赛,获得全国冠军。
文字|记者 柴智 刘易 赖嘉华 实习生 黄明远
图片|梅州市体育局提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you-sha.com/html/tiyuwenda/9281.html